Yb3+-Tm3+-Li+三掺杂Bi2WO6/CNTs上转换光催化材料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转让, 许可, 入股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Yb3+-Tm3+-Li+三掺杂Bi2WO6/CNTs上转换光催化材料。所述材料由如下步骤制得:将CNTs酸性提纯、过滤、润洗并真空烘干,加入Bi(NO3)3·5H2O水溶液中得含Bi3+的胶体溶液Ⅰ;在胶体溶液Ⅰ中先加入Na2WO4·2H2O,后加入Yb(NO3)3·5H2O、Tm(NO3)3·5H2O、LiNO3,得胶体溶液Ⅱ;继续在120~180℃水热反应,所得产物经离心和干燥后,在400~700℃惰性气氛下煅烧,即可。本发明的光催化材料的吸收带边为550nm左右,相比于纯Bi2WO6的光催化活性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作用。
Yb3+-Er3+-Tm3+掺杂CaF2基质负载Cr3+-Bi2WO6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转让, 许可, 入股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Yb3+-Er3+-Tm3+掺杂CaF2基质负载Cr3+-Bi2WO6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氢氟酸滴加到硝酸盐溶液中,均匀搅拌,得胶体溶液A;步骤二,将胶体溶液A放入反应釜中反应,离心,干燥,煅烧,得粉末B;步骤三,将粉末B加入到Bi(NO3)3·5H2O水溶液中,搅拌,得胶体溶液C;步骤四,将Na2WO4·2H2O水溶液加入胶体溶液C中,搅拌,得胶体溶液D;步骤五,将Cr(NO3)3·9H2O加入胶体溶液D中,搅拌,得胶体溶液E;步骤六,将胶体溶液E放入反应釜中反应,离心,干燥,煅烧,即可。本发明提高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利用超声波辅助超临界抗溶剂制备纳米姜黄素颗粒的方法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涉及利用超声波辅助超临界抗溶剂制备纳米姜黄素颗粒的方法,将姜黄素加入有机溶剂中,配置成有机溶液,然后将CO2泵入高压反应釜中,同时调节反应釜的阀门开度,当高压反应釜中压力和温度稳定并达到预设值后,泵入事先配制的有机溶液,同时开启超声装置,当溶液泵完后,继续通入CO2,并保持高压反应釜中的温度及压力直至将有机溶剂干燥完毕,在反应釜中得到姜黄素纳米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处理时间短、纯度高、有机溶剂残留低等优点。
一种连续快速制备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快速制备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分散于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石墨烯分散液、无机盐溶液和碱液三股物料同时泵入一个带预热和加压装置的连续式反应系统中,并在反应器出口连续收集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产品,一步制取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不仅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容易放大,而且有很好的通用性,可广泛用于制备各种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功能材料。
交流电一步法合成碳载钴聚吡咯氧还原催化剂的方法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涉及交流电一步法合成碳载钴聚吡咯氧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碳材料、钴盐和吡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入硫酸调节pH值为1~6,得到的溶液作为电解液,该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为:钴盐的饱和溶液,吡咯的浓度为0.01~1mol/L,碳材料的浓度为1~50g/L;2)将两片电极平行放置于电解液中,通交流电进行电化学合成,在电极表面一步法得到钴(或其氢氧化物)/聚吡咯/碳材料多层层状复合材料;3)将钴(或其氢氧化物)/聚吡咯/碳材料多层层状复合材料从电极表面刮下,研磨制得目标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可以通过调整交流电的大小、频率、波形及工作时间方便地控制催化剂中各组分的含量等优点。
一种面手性双反应中心钌催化剂及其合成与应用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转让, 许可, 入股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手性双反应中心钌催化剂及其合成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面手性双反应中心钌催化剂不仅合成简便,而且其具有的双反应中心钌催化剂可高效地应用于β 氨基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最终可获得100%的转化率和超过99.9%的不对称诱导效果。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的合成操作简便,选择性和产率高,具有较好的原子经济性及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