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可降解锌合金毛细管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国民经济行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可降解锌合金毛细管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铸态锌合金进行热处理并机加工成圆柱,随后,热挤压成挤压棒材;从挤压棒材上加工出管材挤压坯料,再热挤压成外径Φ3mm~8mm的中间管材;通过若干道次室温轧制至外径为Φ2~3mm,壁厚为0.10~0.20mm的毛细管材坯料;再通过室温拉拔工艺最终拉拔成Φ1~3mm的毛细管材,退火处理,以获得屈服强度Rp0.2 : 250~450MPa、抗拉强度280~460MPa和延伸率为11%~72%的切割支架用毛细管材。本发明制备的可降解锌合金毛细管材,拥有合适的强度,具有优异的延伸率;适合制备血管支架,神经导管等医用植入产品。
神经缺损修复用可降解锌合金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转让, 许可, 入股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缺损修复用可降解锌合金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神经导管为圆管型,所述神经导管管壁上设置有多列通孔,每列通孔沿圆管轴向等间距排布,相邻列的通孔错位排列;所述神经导管的两端分别有一对直径为0.3‑0.5mm的大孔。本发明在导管壁均匀分布一定数量的孔,有利于缺损的周围神经与管壁外周围组织的营养交换,同时导管壁分布一定数量的孔还起到调控降解速率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神经再生所需时间和导管降解时间的匹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可降解锌合金导管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来桥接修复神经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案。
可弯曲全降解锌合金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弯曲全降解锌合金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锌合金初始坯料通过模具挤压获得锌合金丝粗材;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锌合金粗丝材经多道次冷拉拔后,获得最终所需尺寸的锌合金丝线;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锌合金丝线进行退火热处理;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锌合金丝线进行抛光处理;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锌合金丝线进行交错编织,形成可弯曲的全降解锌合金神经导管。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锌合金熔点低且不会燃烧容易熔炼制备,锌合金细丝材可通过挤压粗丝材直接多道次冷拉拔得到无需热处理,且编织出的用于神经缺损修复的可降解锌合金神经导管壁厚均匀可控、可弯曲。
氢致变色功能薄膜的原位光谱通气测试装置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转让, 许可, 入股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致变色功能薄膜的原位光谱通气测试装置;所述通气测试装置由盒体和盒盖构成,两者之间通过螺纹旋转闭合,边缘开设密封槽,可放入0型圈加强整体的密封性,中间的可视观察窗口用于放置镀有薄膜材料的调光玻璃和普通光学玻璃,便于观察薄膜在透明与反射状态间的转变。通气孔设在可视窗口两侧,外接针型阀和流量计,通入氢氩混合气体。将该装置放入分光光度计的样品仓内,通过调整样品台高度使光斑在可视窗范围内射入,再由积分球接收信号得到薄膜的光谱数据。本发明中的通气装置实现了氢致变色功能薄膜在室温下进行可逆吸放氢实验的光学性能检测,操作方便,气体流量精准可调,密闭性良好,安全稳定。
一种原位制备含硼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国民经济行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转让, 许可, 入股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制备含硼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在镁及合金基体板材上制备沟槽作为复合材料制备区域;将待加工的镁及合金基体板材用夹具固定于搅拌摩擦加工设备平台上;将事先制备的含硼高能球磨粉末均匀填埋至基板的沟槽内并压实;采用无针搅拌头于填充粉末的沟槽处进行预加工,将粉末封装于沟槽中;使用与沟槽尺寸匹配的带针搅拌头对基体上的粉末填充区域进行多次搅拌摩擦加工,利用搅拌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及剧烈的材料流动,获得含硼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机结合高能球磨以及搅拌摩擦加工技术的优势,原位制备了含硼镁基复合材料,有效获得纳米尺寸增强相的同时还降低了镁基材的晶粒尺寸,从而获得了综合性能较好的镁基复合材料。
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透明电极制备方法
  • 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权利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意向合作模式: 转让, 许可, 入股
  • 知识产权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透明电极制备方法,将不同厚度的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利用再次阳极氧化法从钛金属基底上剥落下来,改善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的质量和结晶度,并把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粘附到不同的透明导电衬底上,形成单层或多层的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透明电极。本发明实现了高质量、高结晶度,单层或多层结构的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透明电极的制备,具有简单可靠、灵活性高的特点,有利于二氧化钛纳米管在包括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不同领域的应用。